台湾名医封刀
新闻背景
本月15日,台湾知名眼科医生蔡瑞芳宣布停做LASIK(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由于日本腾素多少钱一盒蔡瑞芳最早在台湾引进了这项手术,他的突然“封刀”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在业内,有人质疑,有人赞同;在网上,有人支持,也有人怀疑,更有不少人突然“现身说法”,“痛陈”这项手术给自己带来的“后遗症”。
名词解释
所谓LASIK手术,全称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手术对象是人的角膜。理想状态下,眼睛把入射光聚焦到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楚东西了。手术矫正近视则是通过改变眼球的屈光结构来调整光线的聚焦。角膜提供了整个眼睛屈光力的约2/3,LASIK手术正是通过改变角膜屈光率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的。
数读
2003年,美国做Lasik的人数达110多万
LASIK术后晚期屈光不稳定的发生率低于1%圆锥角膜几率也 日本腾素 1%以下
在600度近视以下效果更理想
国外怎么看?
1989年,英国完成了全世界第一例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此后,随着LASIK手术的日益推广和技术完善,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LASIK手术。据统计,2003年一年,全美国就有110万人做了LASIK手术。
英国
:手术自费
,不纳入医保
但是到现在,LASIK手术仍未进入英国国民保健体系(NHS)。英国《眼科学》杂志在2003年的专题报道中提到,做过激光近视矫正的人中,近18%需要修复性治疗——这不一定是手术技术问题,而是患者本身的散光、年龄等因素构成了风险。
2004年,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表了指导意见称,现有证据表明,LASIK手术对于部分轻中度且稳定的近视患者具有矫正屈光不正的疗效,但它对于重度近视等作用尚不明确。2006年3月,NICE进一步修订了应用指导意见:对部分条件合适的患者来说,LASIK是安全有效的。
□数读
近4成人再戴眼镜
尽管NICE对LASIK持保留态度,尽管NHS未向LASIK打开大门,英国每年仍有约10万人接受LASIK治疗。由于诊所技术良莠不齐,收到的投诉诉讼并不少。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根据对435名LASIK手术治疗者跟踪发现,其中36%的人在术后五年后重新戴上了眼镜。
美国:FDA前官员后悔开绿灯
虽然LASIK手术在美国颇受患者欢迎,不过,当年在美国药监局(FDA)任职、负责对LASIK设备审批的莫里·万克思勒(MorrisWaxler)最近开始后悔。2010年2月25日,这位美国FDA的前官员强烈地表达了对LASIK手术带来的严重副作用的担忧。2011年1月6日,万克思勒更请求取缔美国市场上所有LASIK治疗设备的合法应用权,并提出应同时发布一个公共健康报告,以便通过自愿的方式召回市场上尽可能多的LASIK设备。
万克思勒回忆多年前的工作:FDA当初并未获得有关LASIK安全性和副作用的真实材料。LASIK的制造商向FDA隐瞒了重要信息——LASIK手术引发的不良情况率超过1%。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告中,LASIK的制造商连篇累牍地宣称风险率绝对低于
0.1%。
□数读一年百万人做手术
1995年,美国FDA批准了激光视力矫正手术可用于临床。据统计,光2003年一年,全美做LASIK的人群就达110多万。如今,美国FDA官网在LASIK手术介绍页面的醒目处提示:在决定手术之前,你要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权衡手术的疗效和风险,究竟孰重孰轻,不要因朋友的鼓动和医生的推荐冲动而为。据《都市快报》
风险在哪里?
事实证明,LASIK手术矫正视力的短期和长期效果都令人满意,术后晚期屈光不稳定的发生率低于1%
提醒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LASIK手术
准分子激光矫治等角膜屈光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一般来说,近视在100-1500度,但患者一定不能低于18岁,并且近视应相对稳定两年以上,每年的变化最好小于50度。“手术之前要进行20多项检查,大约要花去一个小时。”南京一位眼科医生表示,一般来说,角膜厚度大于460微米以上的患者才有“资格”做激光手术。
而伴有某些眼病或全身疾病的人不能做准分子激光手术,临床上分为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绝对禁忌症主要有3类:1、圆锥角膜、青光眼、重症干眼及眼部活动性炎症;2、矫正视力极差的重度弱视者日本藤素片哪里买的;3、影响伤口愈合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此外,记者了解到,目前还存在一种人工晶体植入的方式,在眼球上切一个小口,植入人工晶体,可以代替激光手术。但专家表示,这种手术只是激光手术的“备选”。
据《扬子晚报》
近日网上有流言称,“本人的一位朋友实施了LASIK手术,之后视力竟大幅回退,且有大量不规则散光,最后确诊为圆锥角膜”。网络中对LASIK手术的质疑,也主要集中在该手术对角膜结构的影响以及发生圆锥角膜甚至失明的风险之上。
事实上,专家通过实验证明,只要术前准备充分,保证眼睛符合手术条件,术中保留足够的角膜基质,角膜后表面曲率会随时间趋向稳定甚至回复,并不会发生角膜越来越薄以致失明的问题。
数字说话:圆锥角膜率1%以下
事实证明,LASIK手术矫正视力的短期和长期效果都令人满意,术后晚期屈光不稳定的发生率低于1%,并非网文所称会在短期内恶化。不过,术前近视度数越高,术后发生视觉障碍并发症的几率也越高。术后发生角膜持续变薄(膨胀恶化为所谓圆锥角膜)的几率也在1%以下(参考文日本腾素正品旗舰献报告发日本腾素用后感受生率分别为0.04%,0.2%和0.6%),并非网文所称的那样成为身体里的“定时炸弹”。
降低术后视觉障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LASIK术后剩余角膜厚度是关键。实验证明,角膜厚度是影响角膜强度的主要因素。剩余角膜基质越厚,发生圆锥角膜的风险也越小。
术前评估有利于降低并发症
如同所有其他手术一样,LASIK手术也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在实施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往往手术本身只需要十分钟,而术前检查则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天。只有符合手术条件的眼睛才能在LASIK术中获益,同时将风险降至最低。接受手术的患者近视情况应已保持稳定2年以上,600度近视以下矫治效果较高度近视更理想。
术前要进行角膜厚度测定,正常角膜厚度应在490微米至650微米之间。瞳孔直径不宜过大,否则术后易发生眩光等问题。另外,还要排除其他眼部疾患如感染,青光眼等情况。总之,审慎地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是手术安全的前提。
案例1“术后12年视力正常”
广州40岁的曾先生早在2000年就接受了激光近视矫正技术。“我当年是在深圳的一家医院做的,具体是那一代技术我也搞不清楚,当时我的近视大概300多度吧,因为喜欢打网球,觉得戴着眼镜很不方便,就去做手术了。”曾先生告诉记者,做完手术到现在已经差不多12年了,他的视力暂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每年单位体检得到的结果都是正常。
案例2“术后视力反弹了很多”
潘女士是刚出道不久的歌手,出于工作需要,两年前在上海做了“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她说,做完手术眼睛就肿胀,有些不舒服,“我以为过一段时间会好,但是现在已经两年半了,一直没有好。每天我醒来的时候眼睛都是睁不开,必须马上滴眼药水,现在两年半过去,我的视力又反弹了很多。”
据《广州日报》、宗欣
上一篇: 长期吃日本腾素:清热凉血药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 儿童割包皮手术的最佳年龄